屈:弯曲;屈膝:下跪。下跪降服,请求和解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76回:“屈膝求和母后返驾,刺奸被执义士丧生。”
清政府的屈膝求和换来的是各国列强更加肆无忌惮的侮辱
诎膝请和
屈膝求和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投降。
查看更多
屈qū(1)(动)弯曲;使弯曲:~指|~膝。(2)(动)(动)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威武不能~。(3)(动)(形)理亏:~心|理~词穷。(4)(动)(形)委屈;冤枉:受~|叫~。(5)(动)姓。
膝读音:xī膝xī(名)膝盖。
求读音:qiú求qiú(1)(动)请求:~救|~教。(2)(动)要求:精益~精。(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5)姓。
和读音:hé,hè,huó,huò,hú[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中国于是又一次牺牲在短见的统治者一己私利的屈膝求和下。
宋高宗避祸南渡,于杭州建立了苟安江南的小朝廷,却仍旧采取对外背躬屈膝求和,对内加紧剥削镇压的方针,始终执行着“甘弱而幸安”。
北宋政府对于辽和西夏只是屈膝求和。
天子之怒,血溅千里!可是,面对辽人的挑衅与威吓,我皇也不过常常是屈膝求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