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jiēgān’érqǐ
(1) 揭:高举起。竿:旗竿,代旗帜。原形容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时的情况,后即指武装起义
英raise the standard of revolt;rise in rebellion;start a mutiny(revolt)本指秦末陈胜、吴广仓促起义,反抗暴秦的史事。见《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后比喻起义举事。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汉 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一时各路人马,揭竿而起,不分昼夜,兼水路纷纷入鄂。(白先勇《梁父吟》)
逼上梁山、铤而走险、官逼民反
忍辱偷生
揭竿而起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1. 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揭锅。揭幕。
2. 使隐瞒的事物显露:揭露。揭发。揭底。揭穿。揭短。揭晓。
3. 高举:揭竿而起。
4. 标示:揭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揭示。
5. 扛,持。
6. 姓。
竿读音:gān竿gān(名)(~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
而读音:ér而ér(1)(连)有“又”、“并且”、“可是”等意思:高~大。(2)(连)把表示方式或时间的成份连接到动词上:侃侃~谈。(3)(连)有“往”、“到”的意思:从下~上。
起读音:qǐ[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秦二世为所欲为,人民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推翻了秦王朝。
陈胜吴广实在受不了暴秦的统治,揭竿而起,拉起了抗秦的队伍。
饥饿的农民,揭竿而起。
果真那样的话,销售会土崩瓦解,经销商亦会揭竿而起。
他们会揭竿而起推翻他们的帝国主义政府。
面对孔的暴行,温布省人民揭竿而起。
一旦到了他们活着比死亡还可怕的时候,他们就会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农民起义立即一倡百和。
最终,民众会揭竿而起,推翻暴君。
秦始皇死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一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