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汉·王充《论衡·变虚》:“夫三恶言不能使荧惑守心,三善言安能使荧惑退徙三舍?” 近义词:退避三舍
引申为退让不与人争。参见「辟君三舍」条。
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汉·王充《论衡·变虚篇》:“夫三恶言不能使荧惑守心,三善言安能使荧惑退徙三舍?”
退避三舍
退徙三舍作谓语、定语;指退让。
查看更多
退tuì(1)(动)本义:向后移动:向后移动(2)(动)使向后移动:~兵。(3)(动)退出:~场|~党。(4)(动)减退;下降:~热|~烧。(5)(动)退还:~钱|~票。(6)(动)把已定的事撤销:~婚|~亲。
徙读音:xǐ徙xǐ(动)迁移;书面语中也指调动官职:~居|曲突~薪。
三读音:sān三sān(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舍读音:shě,shè[ shè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