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即以“凿壁偷光”为刻苦攻读之典。
⒈ 亦省作“凿壁”。
引《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数年学剑工书苦,也曾凿壁偷光路。”
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
唐杨衡《送陈房谒抚州周使君》诗:“凿壁年虽异,穿杨志幸同。”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自此以外,虽凿壁恒勤,而操觚多繆。”
本指汉代匡衡凿穿墙壁,借由邻家烛光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也作「穿壁引光」、「凿壁透光」。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 难行和不信》)
囊虫映雪、穿壁引光、废寝忘食、囊萤映雪
不学无术
凿壁偷光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凿záo(1)(名)(~子)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2)(动)打孔挖掘:~井。(3)(形)〈书〉明确;真实:确~。(4)(动)卯眼。
壁读音:bì壁bì(1)(名)墙:~报|~画|铜墙铁~。(2)(名)陡峭的山崖:绝~|悬崖峭~。(3)(名)营垒:~垒|作~上观。(4)(名)作用像壁的:肠~|胃~|炉~。
偷读音:tōu偷tōu(1)(动)基本义: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2)(动)瞒着人。(3)(动)抽出时间。(4)(动)苟且敷衍;只顾眼前。
光读音:guāng光guāng(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等。可见光是波长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电磁波。此外还包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约三十万公里。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也叫光线。参看〔红外线〕、〔紫外线〕。(2)(名)景物:风~|春~明媚。(3)(名)光彩;荣誉:为国增~。(4)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5)(动)光大:~前裕后。(6)(形)明亮:~明|~泽。(7)(形)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8)(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9)(动)(身体)露着:~膀子|~着头。(10)(副)只;单:任务这么重;~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11)(Guānɡ)姓。
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已经大大改善,再也不用凿壁偷光了。
古人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的学习精神,实在令我们敬佩。
在读书中,我又来到了凿壁偷光的少年家中。
我们要学习匡衡凿壁偷光的读书精神,对学习孜孜以求。
古人凿壁偷光的攻读精神,激励我们更加勤奋地读书学习。
不过,蹭网这种做法在晓艳看来是一种"凿壁偷光"。
现在人们一般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大家还记得那位凿壁偷光的匡衡吗?
大家还记得那位凿壁偷光的车胤吗?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家喻户晓;李白铁杵磨成针、司马光警枕励志、范仲淹断齑画粥、宋濂冒雪访师的事迹千古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