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五里设短亭,供行旅停息。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送别之处。
⒈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五里设短亭,供行旅停息。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送别之处。
引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水毒秦涇,山高赵陘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倪璠注:“《白孔六帖》云:‘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宋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今日送张生赴京,就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晏、许普谢恩辞朝,公卿俱出郭,到十里长亭,相饯而别。”
《白雪遗音·马头调·古人名》:“崔鶯鶯,十里长亭把张生送。”
泛指送别的地方。古时于路旁,每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憩息。因此,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人们送别的地方。
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处,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
《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今日送张生赴京,红娘,快催小姐,同去十里长亭。(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十里长亭作宾语、定语;指送别。
查看更多
十shí(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里读音:lǐ[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长读音:cháng,zhǎng[ zhǎng ]1. 生长,成长:长疮。
2. 增加: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亭读音:tíng亭tíng(1)(名)本义: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3)适中;均匀:~午。
玉香妹妹,你看和风细雨,绿柳红花,城外的十里长亭正是听风观雨的好去处,不如我们小酌一杯,共赏美景同度良辰如何?
玲珑骰子安红豆,相思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对话对酒,落梅成愁,十里长亭水悠悠。唐七公子。
瑶婷出口便是以诗赠别,我感慨系之“浔阳江畔的枫叶荻花瑟瑟,桃花潭边的送行节拍沉沉,十里长亭骤雨初歇的寒蝉凄切,青山白水出东城,孤蓬万里征。
一见钟情,二地相悬,三生有幸,四季无缘,五内俱焚,六根不净,七根琴弦,八行书信,九扣连环,十里长亭,百般思念,千种风情,万般无奈,十万猴急。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生死轮回,几世妖娆,谁在碧波轻摇的池边仰起荷花衣上的芙蓉面,谁又在驿路荒草边等离人归来的马蹄烽烟,谁在烽火台连天一拜,谁在望夫崖凝望成海,十里长亭,萧瑟霸陵,豪迈的悲歌,婉约的守候,谁?谁在?风飞扬。
别后相思,两地相知;三月桃花,中秋月圆,十里长亭赋长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天,谁又知五六月。七夕节无心过,八月中秋月不圆。九九重阳相思肠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千想,发条短信把你怨!
对花对酒,落梅成愁,十里长亭水悠悠。唐七公子。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