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至大无外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大到极点,外无以加。
至:极。大到极点,外无以加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把佛法吹得至大无外是不妥当的
至小无内
至大无外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至zhì(1)(动)到:~今|~此|~死不屈。(2)(动)至于:甚~。(3)(副)极;最:~迟|~毒|~理|~亲|~上|~圣|~孝|~仁。
大读音:dà,dài[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无读音:wú,mó[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外读音:wài外wài(1)(名)基本义:外边;外边的:外边;外边的(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3)(名)外国:~币|~钞。(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6)另外。(7)以外:郊~|局~。(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像庄子这样的聪明人,能想像到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感到个人在大动荡中的无奈,所以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去,有饭吃就得。
既有本体论的思考,也有认识论的探讨,更有方法论的总结,至大无外的哲学,一言以蔽之,正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思维武器。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因此,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正是基于这一彻底的泛性主义宗旨,男女之性既“至大无外”地被推广到整个宇宙,又“至小无内”地被还原到每一个个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样一个“至大无外”的民族大义,就是可以超越左右之争的明智之选,也是现实之途。
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禅觉“空空一点,是为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