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嚣尘上shènxiāo-chénshàng
(1) 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
英cause a temporary clamour⒈ 意为晋军喧哗纷乱,车尘飞扬。后用以形容议论喧腾。
引《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曰:‘甚嚣,且尘上矣。’”
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数年以前,我国学生虽復甚嚣尘上,而捧一腔热诚为政治上之活动者,尚大有人。风尚所蒸,举国犹含朝气,今则何其惫也!”
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斯时南北议和,甚嚣尘上, 高蠡各县均谋而未发。”
⒉ 用以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引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
喧哗嘈杂,尘沙飞扬。语本《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今多用为传闻四起,议论纷纷的意思。如:「近日官商勾结的消息甚嚣尘上。」亦可指极为猖狂、嚣张之意。如:「当前社会关说之风甚嚣尘上。」
甚:很;嚣:喧闹。原指军营中人声喧哗;尘土飞扬。形容传播消息;议论纷纷。现多指错误或反动言论非常嚣张。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虽已电令燮元代理督军,同时苏人争请废督,甚嚣尘上。(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二回)
满城风雨
风平浪静
甚嚣尘上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1. 很,极:甚好。甚快。
2. 超过:日甚一日。
3. 方言,什么:甚事?
4. 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甚至。甚或。
嚣读音:áo,xiāo[ xiāo ]吵闹、喧哗。 【组词】:叫嚣、喧嚣、甚嚣尘上
尘读音:chén尘chén(1)(名)尘土;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除~器|一~不染。(2)(名)尘世:红~|~俗。
上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许多网路传言常传得甚嚣尘上,但事后都证实只是谣言。
近日官商勾结的消息甚嚣尘上。
当前社会关说之风甚嚣尘上。
这种矫诬浮夸之风甚嚣尘上,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
“读书无用”的论调曾一度甚嚣尘上。
一时间,反华的气焰甚嚣尘上。
李世民回到卧室,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加上鞍马劳顿,不觉神思恍惚。
郑艳看着云娜神思恍惚的样子更加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得意的一笑,‘小妮子动心了’,猛不丁地发问:云娜,你喜欢上谁了。
布莱克神思恍惚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因此,当鲍尔森宣布他宏大的救市计划的时候,乐观主义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