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大放厥辞”。
发表夸张的言词。
如:「今天他在会中大放厥词。」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词。(郭良蕙《焦点》十)
大发议论、说长道短
缄口结舌、默默无言
大放厥词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放读音:fàng放fàng(1)(动)解脱约束:释~。(2)(动)任意;随便:~任。(3)(动)发出:~光。(4)(动)扩展:~大。(5)(动)搁;置:~在桌子上。(6)(动)古指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流~。
厥读音:jué厥jué(1)(动)失去知觉;不省人事;晕倒;气闭。(2)(代)其;他的:~后|~文。
词读音:cí词cí(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我们不允许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青年学生中大放厥词进行煽动。
在事实面前,有的人还在那里大放厥词。
大家都不要听信他的话,他只是大放厥词罢了。
大家都不相信他了,他还在大放厥词。
在未清楚事情真象之前,凭着一孔之见大放厥词,常会臆测错误的。
现在最后一根纽带已经断了,英国人正在大放厥词攻击我们.
她大放厥词,小题大做,只不过是为了藏形匿影,掩人耳目罢了。
这个家伙仍旧没有看清楚情况,大放厥词。
这并非反对个人的言论自由,只是在反对有些人不经过大脑就爱大放厥词.
我说过了,赔礼道歉然后滚出这里,先祖祠庙岂容你在此大放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