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因以“虫鸣螽跃”比喻固有的自然规律。
引《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郑玄注:“草虫鸣,阜螽跃而从之。”
《旧唐书·太宗纪论》:“础润云兴,虫鸣螽跃。虽尧舜之圣,不能用檮杌、穷奇而治平; 伊吕之贤,不能为夏桀、殷辛而昌盛。”
螽:螽斯,昆虫名。草虫鸣叫螽斯跳
《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旧唐书·太宗纪论》:“楚润云兴,虫鸣螽跃。”
虫鸣螽跃作宾语、定语;指自然规律。
查看更多
虫chóng(名)(~子、~儿)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动物。
鸣读音:míng鸣míng(1)(动)(鸟兽或昆虫)叫:鸡~|蝉~。(2)(动)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雷~|耳~。(3)(动)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谢|~冤。
螽读音:zhōng〔螽斯〕昆虫。种类很多。体窄长,绿或褐色,触角细长,雄虫以翅摩擦发声,善跳跃。大多是植物害虫。
跃读音:yuè跃yuè(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