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情况,考察分析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调查研究,我们从前做得比较好。”
我们要充分调查研究之后才能下结论
调查研究作主语、谓语、宾语;指考察分析。
查看更多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
查读音:chá,zhā[ chá ]1. 考察:检查。调查。查验。查访。查阅。
2. 古同“槎”,水中浮木。
研读音:yán,yàn[ yán ]1. 细磨(mó),碾:研磨。研药。研墨。
2. 深入地探求:研究。钻研。研京练都(dū)(晋代左思作《三都赋》构思了十二年,后遂用“研京练都”形容经年累月地构思文章)。
究读音:jiū究jiū(1)(动)仔细推究;追查:研~|追~|深~。(2)(副)〈书〉到底;究竟:~应如何办理?
要调查研究,不能盲人瞎马地乱干。
这个问题需要更深入地调查研究。
这几天的考察,只是管中窥豹,要想全面反映这地区的情况,还得深入调查研究。
干部应当经常深入工厂、农村,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的真情实况。
不作充分的调查研究,处理事物就容易产生畸轻畸重的现象。
不作调查研究,在家写总结,犹如闭门造车。
这件案子涉及的面广,关系错综复杂,必须深入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有些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下车伊始就发议论,提意见。
这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