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回复到原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
引《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陈书·宣帝纪》:“而还淳反朴,其道靡阶,雍熙盛美,莫云能致。”
唐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之七:“还淳反朴已难期,依德依仁敢暂违。”
同“还淳反朴”。 《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唐高彦休《高阙史·郑澣》:“僕尝病浇态讹俗,骄侈自奉,思得以还淳反朴,敦厚风俗。”
回复到人原来朴实、淳厚的本性。《梁书.卷二七.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太平广记.卷一六五.郑濣》:「仆尝病浇态讹俗,骄侈自奉,思得以还淳反朴,敦厚风俗。」也作「还淳返朴」。
同“还淳反朴”。
《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唐·李咸用《和友人》:“还淳反朴已难期,依德依仁敢暂违。”
还淳返朴、还淳反古、还醇返朴
还淳反朴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1. 依然,仍然: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还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还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还好。
5. 尚且:他还搬不动,何况我呢?
淳读音:chún[ chún ]1. 朴实:淳朴。淳厚。淳古。淳风(质朴敦厚的风气)。
2. 成对。
3. 古同“醇”,酒味厚、纯。
反读音:fǎn反fǎn(1)(动)回;还:~击。(2)(动)反抗;反对:造~。(3)(动)翻转:~复。(4)(动)推及:举一~三。(5)(形)与“正”相对:~面。(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朴读音:pǔ,pò,pō,piáo[ pǔ ]1.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朴厚。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