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喻道之无所不在。
引《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於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螻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严复《救亡决论》:“以道眼观一切物,物物平等,本无大小暂久贵贱善恶之殊。 庄生知之,故曰道在屎溺,每下愈况。”
大道无所不在,并不会因屎尿低下秽污便不存在其内。
喻道之无所不在。
《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以道眼观一切物,物物平等,本无大小堑久贵贱善恶之殊。庄生知之,故曰道在屎溺,每下愈况。严复《救亡决论》
道在屎溺作宾语、定语;指道无处不在。
查看更多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在读音:zài在zài(1)基本义:(动)存在;生存:(动)存在;生存(2)(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他不~家|钢笔~桌子上。(3)(动)留在:~位。(4)(动)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5)(动)在于;决定于:学习好;主要~于自己努力。(6)(助)“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7)(介)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8)(副)正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持续):姐姐~做功课。
屎读音:shǐ屎shǐ(1)(名)大便;粪。(2)(名)眼、耳所分泌的东西。
溺读音:nì,niào[ nì ]1. 淹没:溺水。溺死。
2. 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溺爱。沉溺。
道在屎溺可也,何况是男女关系这样包容性大的主题?不过如果要认同它是一个朴素的真理,并且上升到价值观的角度去考虑和实施,这一脚迈出去还真不容易。
道在屎溺间,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
不仅是道在屎溺,基本素质也藏于此。
有人问庄子,你说的那个“道”在哪儿?庄子为了表明道只是自然存在,和人们意念中的高贵、低贱之分毫无关系,就回答他“道在瓦砾”甚至“道在屎溺”。
迷你男权主义”重在“迷你”,世间许多问题,谈大者容易空泛,不着实际;谈小一些反而可以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正如庄子云“道在屎溺”。
庄子说“道在屎溺”,我看“道”更在屎溺之后。
所谓“道在屎溺”,厕所虽小,却是一张文明的试纸。
想到道这一字,不由想起荆零雨说的道在屎溺的话,微微一笑。
老食煞”不仅懂吃,也能够在吃中看到了学问,前人说过,道在屎溺,或者从“妖精打架”中悟道,也证明了何处不学问、何处不文章的道理。
其实,即如释迦的大德也并不是超尘脱俗的,他也如常人生活,生生死死,磕磕绊绊,却“道在屎溺”,在众生中体悟宇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