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以鼓槌击鼓,鼓即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引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由是言之,则企业家果为国民经济之中坚,而企业之荣悴,与国民经济全体之荣悴,诚有桴鼓相应而丝毫无忒者,盖甚明也。”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三:“这些团体和三厅的工作是能够桴鼓相应的。”
用鼓槌击鼓,鼓就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东汉 班固《汉书 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应也。”
“好!”慈禧太后桴鼓相应地说,“别的差缺慢慢商量吧!”(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唱对台戏
桴鼓相应主谓式;作谓语;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查看更多
桴fú(1)(名)小筏子。(2)(名)鼓槌。
鼓读音:gǔ鼓gǔ(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相读音:xiāng,xiàng[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应读音:yīng,yìng[ yìng ]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施工号令一下,施工人员如桴鼓相应,各自投入了紧张的战斗。
他俩不是桴鼓相应,而是貌合神离。
思维局限与思想困境桴鼓相应的关联,在庄子寻觅物性理想的过程中又一次得以验证。
当下另八殿阎王一齐赶至,他们一向同流合污,动起手来更是桴鼓相应。
一个对作词巧思细琢,镂月裁云;一个于唱歌有如神助,百伶百俐,如此桴鼓相应、辅车相依的关系,造就一代词家同时也成就了一代歌后。
趋炎附势,助纣为虐固然不可取,但择机而动,迫不得已的桴鼓相应是不可少的。
尤其建炎三年,带兵平苗傅,刘正彦之乱;绍兴元年,率水师八千众,在黄天荡大败金大将兀术十万军马,红玉夫人亲自执桴鼓相应助威,传为人间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