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声气[.好工具]相求 ”。
⒈ 见“声气相求”。
比喻彼此志同道合,志趣相同。《隋唐演义.第八九回》:「兄今因许公而识张公,自然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著功名,可胜欣贺。」也作「声气相求」。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23回:“故此与皇甫良声气相投,助桀为虐。”
声气相通
声气相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声shēng(1)(名)(~儿)声音:雨~。(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4)(名)名声:~誉|~望。(5)(名)声母:双~叠韵。(6)(名)字调:平~|四~。
气读音:qì气qì(1)(名)气体:毒~|煤~|沼~。(2)(名)特指空气:~压。(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5)(名)味:香~|臭~。(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8)(动)生气;发怒:~人。(9)(动)使人生气:你别~我。(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相读音:xiāng,xiàng[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投读音:tóu投tóu(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3)(动)投射。(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6)(动)迎合。(7)(副)临;在…之前。
如果说仅仅有了这一层关系,还不行,作朋友,还要声气相投。
“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粗则粗也,却是一通淋漓尽致的快意恩仇,对文坛上的声气相投,画地为牢,极尽嬉笑怒骂。
这四人无恶不作,极其残毒,故此与皇甫良声气相投,助桀为虐。
两个声气相投的嘻嘻哈哈,你说我笑,我逗你乐,欢喜溢耳的直到晚上九点多。
这些言行与大陆同胞的正义呐喊声气相投、互相激荡,形成了巨大的合力。
友谊颇有如霹雳般突然发生的时候。一瞥、一笑、一顾、一盼,在我们精神上立刻显示出一颗和我们声气相投的灵魂。一件可爱的行为,证实了一颗美丽的心灵。于是,和爱情始于爱情一样,友谊亦始于友谊。安德烈·莫洛亚。
行文仿佛是带了水洇过的痕迹,沾染着张爱玲的俏丽与魅影,或是张爱玲的文字气息不经意带上他的颜色,再或者两人本来就声气相投,分不清你我。
中国公民理性表达意愿的能力和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能力同时提升,国家行动与民间行动声气相投、互相呼应,形成了强大的正义声场。
原来,张仃与张光宇的声气相投中,有着共同的知识背景和艺术抱负。
有人认为要交与己声气相投的,容易谈到一块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