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节威反文


节威反文的词语
节威反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节减威强﹐复用文理。

引证解释:

⒈ 节减威强,复用文理。

引《荀子·强国》:“威动海内,彊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然则奈何,曰:‘节威反文。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

成语解释

节:节制;威:威力,威风;反:同“返”,归还。节抑威强,复用文理

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节威反文。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

节威反文作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节威反文

节威反文,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节减威强,复用文理。
节威反文释义
读音:jié,jiē[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读音:wēi

威wēi(名)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气魄:~风|~势。

读音:fǎn

反fǎn(1)(动)回;还:~击。(2)(动)反抗;反对:造~。(3)(动)翻转:~复。(4)(动)推及:举一~三。(5)(形)与“正”相对:~面。(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读音:wén

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上一词语:天理难容
下一词语:遒文壮节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