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心揣摩,追随仿效。
引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癸未四月, 京口程君梦湘同游焦山,一路论诗;渠最心折於吾乡樊榭先生,心摹手追,几可抗手。”
用心揣摩,追随仿效。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3卷:“一路论诗,渠最心折于吾乡樊榭先生,心摹手追,几可抗手。”
心摹手追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心xīn(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4)(名)二十八宿之一。
摹读音:mó摹mó(动)照样子写或画;模仿:~本|~绘|~刻。
手读音:shǒu手shǒu(1)本义:(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动)拿着:人~一册。(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4)(形)亲手:~抄。(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追读音:zhuī,duī[ zhuī ]1. 赶,紧跟着:追逐。追逼。追随。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
2. 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认。
3. 竭力探求,寻求:追问。追寻。追究。追索。
农耕之余,他师法自然,心摹手追,暗暗延续他的画家梦。
对一些好的东西心摹手追,然后灵活地加以提炼,取各家之长,补自己之短,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去。
人们不敢平视经典,人们总是仰视古贤,从而希望达到王羲之的境界,苦苦地心摹手追,胶柱鼓瑟,却往往苦不可及。
徐先生书法自汉魏碑版,二王行草,凡历代名家墨迹,皆心摹手追,数十年不倦。
只因为种类的不同,它们才无法心摹手追,如法炮制?比如狗。
“其篆书雄浑厚重,气势高古,氤氲着金石之气;隶书从汉碑入手,心摹手追,一笔一画,绝无苟苟;其行书飘逸洒脱,如行云流水,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他心摹手追的,是古人的佳作,作品有《易菴集》,写序的人评价很高,说“跨晋唐而跞宋元”,就是说他诗的艺术,超越了晋唐宋元。
他少时习字,青年时期方入碑贴,楷行初学赵孟頫,后对魏碑心摹手追,犹对隶书情有独钟。
心摹手追,自己没有本钱也白搭。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写出的字端庄清秀,飘若浮云,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