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引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亦作“大智若愚”。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骆文忠公遗爱》:“或谓骆公生平不以经济自命,其接人神气浑穆,人视之固粥粥无能,而所至功成,所居民爱,在楚在蜀,自有诸贤拥护而效其长,岂其大智若愚耶?”
智慧极高的人,深藏不露,表面看起来像是很愚笨。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也作「大智若愚」。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大智若愚
大智如愚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有智慧的人不露锋芒。
查看更多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智读音:zhì智zhì(1)(形)有智慧;聪明:~者|~取。(2)(名)智慧;见识:~略|~能|~巧|~勇。(3)姓。
如读音:rú[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愚读音:yú愚yú(1)(形)愚笨;傻:~人|~陋|~懦|~顽|~妄|~不可及|大智若~。(2)(动)愚弄:为人所~|~民政策。(3)(代)用于自称的谦词:~兄|~见|~以为不可。
他不善交际,大智如愚,比起夸夸其谈之辈,强过百倍。
这位同志大智如愚,平日里闷声不响,其实却是位国内外享有很高名誉的专家。
老李是一个大智若愚、深藏不露的人,我们应该多向他请教。
小慧看起来呆呆的,读起书来却过目不忘,难怪老师说她大智若愚。
这位长者的为人处世,令人有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
我看老王是大智若愚,不相关的事,他都糊里糊涂,属他份内的事,却一清二楚。
执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若愚,于是乎在。
大智若愚,可以避灾免祸;锋芒毕露,往往遭嫉受害。
老子曾说大智若愚,因此从相对论而言,老子提倡愚民(主张弃绝世俗所谓知识与智慧),有其深厚意义。
我总是发现,要成功于世,就必须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