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称“平窿”。在山地开采矿床时所挖掘的有直通地面出口的水平通道。供运输矿石、材料、人员及通风、排水之用。
引何永鳌《火焰山上四十天》:“中午,为了继续查明火焰山区赤铁矿的储量,他们在半山腰找到了一个从前老乡挖过煤的平峒。”
平píng(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2)(动)使平:~了三亩地。(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7)(动)抑止(怒气):你~~气。(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峒读音:tóng,dòng[ dòng ]1. 〔峒室〕矿井下专为安装各种机械设备或存放材料、矿石和供其他辅助作业的巷道。
2. 山洞,石洞。
桑树坪矿平峒透水事故发生后,事故抢救工作全面展开。
在王家岭煤矿副平峒口,公司负责人向检察干警介绍生产流程。
溜井是平峒溜井开拓方式矿山的运输咽喉,溜井正常与否对矿山生产影响极大。
走进平峒井场,只见院子中到处都是参与抢险的矿工。
因此找到被困矿工最大的希望就集中在存在水源的“放水平峒”。
据多名知情人士透露,就在桑树坪煤矿全矿动员,花费巨资救灾过程中,因生产生活需要,该矿平峒井每天担负着为两万多干部职工及家属生产生活用煤。
一是浅部直接挖坑,露天采取,古称炭穴;二是沿煤层露头向深处打平峒或挖斜井;三是开凿竖井。
事故发生地为金竹山矿业公司的一平峒矿井。
补连塔煤矿采用平峒、斜井开拓方式,生产布局为一井两面。
本文从施工开挖上考虑,对设计平峒结构受力及整体沉降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