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恃功。
引《战国策·齐策四》:“矜功不立,虚愿不至。”
《史记·楚世家》:“胥之为人,智而好谋,勇而矜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其后矜功,振而自足,而不修德。”
自夸功绩。
1. 怜悯,怜惜:矜悯(怜悯)。矜惜。矜恤。
2. 自尊,自大,自夸:矜夸。矜伐。矜恃。骄矜。
3. 庄重,拘谨:矜持。矜重(zhòng )。
功读音:gōng功gōng(1)(名)功劳(跟‘过’相对):二等~|立~|记一大~。(2)(名)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亏一篑|大~告成|好大喜~。(3)(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架|基本~。(4)(名)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伏甲谋乱。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师古,始霸王之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的觉寤,不自责过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
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辟。
项羽明明“自矜功伐,奋其私智”,却不准别人说他半个不字,把自己描绘成“一朵花”,结果自刎乌江;刘邦技不压众,才不惊人,竟能完成统一大业。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