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得到土地。
引《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紓于难,其荣多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赵也。”
⒉ 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
引《艺文类聚》卷八八引南朝梁沉约《高松赋》:“鬱彼高松,栖根得地。”
唐杜甫《病柏》诗:“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宋曹组《好事近·梅》词:“江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
⒊ 谓发迹。
引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我父亲其时便説,有一子是个村廝憨郎,久以后你须得地,略把眼照覻休忘。”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絶恩絶义的人。”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地读音:dì,de[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