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觅得,求得。
引《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汉何休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 齐人语也, 齐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百喻经·见水底金影喻》:“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⒉ 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参见“得”。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女孩儿諕得来一团儿颤。”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乐得养尊处优,胖得来,实在连走路都很艰难了。”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来读音:lái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学问是靠勤奋读书得来的。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同样性格的人更加合得来,也许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吧。
过了大半辈子的人,酸甜苦辣各种人生滋味大都品尝过了,也就认识到安定幸福的生活得来不易,因而更加珍惜。
我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
追本溯源,对仗不是文人创造,而是从民歌中得来的。
身体力行得来的经验很深刻。
人的知识或者是天赋得来的,或者是背后奋斗努力得来的。
侵略者在侵占得来地国土上耀武扬威。
言不由衷的话不是你这种纯真的人说得来的。
他能有今天的局面,就是攀龙附凤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