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庸常之人。
引《晋书·文苑传论》:“子安幼标明敏,少蓄清思,怀天地之寥廓,赋辞人之所遗,特构新情,岂常均之所企!”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夫有逸羣之才,必思冲天之据,盖俗之量,则僨常均之下。”
胡三省注:“常均,犹言平常也。”
⒉ 犹常法。
引《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道被如仁,功参微管,本宜在常均之外。”
吕向注:“言人有大功如管仲者,则宜在寻常均禁之外。”
⒊ 平常曲调,一般声韵。
引《文选·繁钦<与魏文帝笺>》:“声悲旧笳,曲美常均。”
李善注:“均者,亦律调五声之均也。”
常cháng(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3)(副)时常;常常:~来|~往。(4)姓。
均读音:jūn均jūn(1)(形)均匀:平~|~摊|分得不~。(2)(副)都;全:老幼~安|各项工作~已布置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