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因称笙为“凤笙”。
引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 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昔王子晋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浮丘同游伊洛之浦。”
唐韩愈《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明何景明《吕黄门画竹歌》:“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伶伦截凤笙。”
⒉ 指笙曲。
引宋张先《虞美人》词:“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説。”
笙的美称。
凤fèng(1)(名)凤凰:龙~|丹~朝阳。(2)(名)姓。
笙读音:shēng笙shēng(名)管乐器名;用若干根长短不同的簧管制成;用口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