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南为”、“南伪”、“南譌”。指夏时耕作及劝农等事。
引《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
孔传:“讹,化也。掌夏之官,平叙南方化育之事……四时同之,亦举一隅。”
《史记·五帝本纪》:“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
司马贞索隐:“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
《汉书·王莽传中》:“予之南巡,必躬载耨,每县则薅,以劝南伪。”
南朝齐谢朓《雩祭歌》:“火景方中南譌秩,靡草云黄含桃实。”
⒉ 南方主夏属火, 炎帝所司。因用以借称火神。
引宋王禹偁《火星中而寒暑退赋》:“又若南讹赫怒,人失其所,焦砂烂石以何盛,轻箑纤絺而曷御。”
清杨模《闰六月初七夜月》:“南讹莫认火西流,顾兔高悬略似钩。”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讹读音:é讹é(1)(名)错误:以~传~。(2)(动)讹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