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
引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十:“商容与殷民观周师之入……见太公,曰:‘吾新君也。’ 容曰:‘非也。其人虎踞而鹰趾,当敌将众,威怒自倍。’”
⒉ 喻指地形的雄壮险要。
引《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观秣陵山阜,乃嘆曰:‘ 钟山龙蟠, 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石头巉巖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⒊ 形容怪石雄伟之状。
引唐王绩《游北山赋》:“石当阶而虎踞,泉度牖而龙吟。”
比喻地势险要。
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
踞读音:jù踞jù(1)(动)蹲或坐:龙盘虎~。(2)(动)盘踞;占据。
南京古称金陵,自古就是龙盘虎踞之地。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你看这地形,龙盘虎踞,十分险要,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呀!
此地龙蟠虎踞,浑然天成,但过度开发后,已面目全非。
那警察闯进了龙蟠虎踞,竟然未被匪首发觉,否则断无生还之理。
许多朝代所以定都南京,以其龙蟠虎踞,形势险要。
南京古称金陵,龙盘虎踞,非常险要。
南京背负钟山,面临大江,形势险要,自古被称为虎踞龙盘之地。
虎踞龙盘是一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