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制hAo86.成的绕线器具。
⒈ 竹木制成的绕线器具。
竹木制成用来绕线的器具。
1. 竹木制成的绕线器具,称“桄子”。
2. 量词,用于线:一桄儿线。
子读音:zǐ子zǐ(1)(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女|~孙|~婚|~侄|父~|独生~。(2)(名)人的通称:男~|女~。(3)(名)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诸~百家。(4)(名)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部|~书|经、史、~、集。(5)(代)古代指第二人称你:以~之矛;攻~之盾。(6)(名)(~儿)种子:瓜~儿|~实。(7)(名)(~儿)卵:鱼~|鸡~儿。(8)(形)幼小的;小的;嫩的:~猪|~城|~姜。(9)(动)(~儿)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枪~儿|棋~儿。(10)(名)(~儿)铜子儿;铜元:大~儿|小~儿|一个~儿。(11)(量)(~儿)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一~儿线|一~儿挂面。(12)姓。子zǐ(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子zǐ(名)地支的第一位。参看〔干支〕。子zi(1)名词后缀。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矮~|垫~|扣~|胖~|折~|坠~。(2)个别量词后缀:一下~|一伙~。
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演出时,他一手拿“桄桄子”,一手拿鼓棒,鸣锣敲鼓,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上演员的一举一动,掌握着整个戏的节奏。
为防止毛线缠在一起,妈妈要我帮她把线缠到线桄子上。
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俗称“乱弹”“桄桄子”,在明朝之前已经形成。
翻牛槽、翻桄子、翻绳、翻线、攀撑子。
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客厅里李月枫的良心自我纠结了一会儿,脑子一转就翻了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