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靠在车前横木上。
引《论语·卫灵公》:“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
明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答陈才卿书》:“若知此心此理端的在我,则参前、倚衡自有不容捨者。”
⒉ 一解据韦昭说,谓跨在车前横木上。
引《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
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骑,倚也。衡,楼殿边栏楯也。”
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衡,车衡也。骑音倚,谓跨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引袁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
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
唐刘禹锡《观市》:“是日倚衡而閲之,感其盈虚之相寻也速,故著於篇云。”
唐陆龟蒙《渔具诗·钓车》:“高多倚衡惧,下有折轴速。”
倚yǐ(1)(动)靠着:~门而望|~马千言。(2)(动)仗恃:~势欺人|~老卖老。(3)(形)〈书〉偏;歪:不偏不~。
衡读音:héng衡héng(1)(名)秤杆;泛指称重量的器具。(2)(动)称重量。(3)(动)衡量:~情度理。(4)(Hé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