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píng héng
1. 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
英balance;2. 两物齐平如衡。
例平衡曰拜。——《荀子》3. 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
4. 生理学中某种特定营养物合成与分解之间的关系。
例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叫正平衡。5. 两种或几种相反的力或过程之间不产生任何加速度或净变化的平衡状态。
英equilibrium;6. 倾向于保持稳定的情况。
例体内平衡,心理状态稳定。英stasis;⒈ 谓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
引《汉书·律历志上》:“準正,则平衡而钧权矣。”
唐韩偓《漫作》诗之二:“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明马愈《马氏日抄·水火称毒》:“称则以人、石平衡,视其轻重,虚则人低石举,实则石重人轻。”
⒉ 谓两物齐平如衡。
引《礼记·曲礼下》:“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
《荀子·大略》:“平衡曰拜。”
杨倞注:“平衡谓磬折,头与腰如衡之平。”
⒊ 谓保持平衡;同等。
引《世说新语·言语》“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 刘孝标注引晋张隐《文士传》:“时孔融、王朗等并前为掾,共书刺从让,让平衡与交接。”
⒋ 谓权衡国政使得其平。
引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启》:“六轡在手,平衡在心。”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负》:“今君坐青云之中,平衡天下,天下之士,皆欲附矣。”
宋苏轼《明君可与为忠言赋》:“虚己以求,览群心於止水;昌言而告,恃至信於平衡。”
⒌ 指国务。
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华州榜, 薛侍郎诸门生诗曰:‘时君过听委平衡,粉署华灯到晓明。’”
⒍ 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上相等。
例如:产销平衡;收支平衡。
⒎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使物体成相对的静止状态。亦泛指平稳,稳定。
引老舍《二马》第四段六:“保罗往后退了几步,一咬牙,又上来了,在他双手还替身体用力平衡的时候, 马威稳当当的又给了他一拳。”
沈从文《灯》:“正思索到这些琐碎人情,失去了心上的平衡。”
⒏ 哲学名词。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所显现的面貌,是绝对的、永恒的运动中所表现的暂时的、相对的静止。
引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
一种仪礼。将上身与腰折成直角,使头与腰齐平。
平píng(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2)(动)使平:~了三亩地。(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7)(动)抑止(怒气):你~~气。(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衡读音:héng衡héng(1)(名)秤杆;泛指称重量的器具。(2)(动)称重量。(3)(动)衡量:~情度理。(4)(Hénɡ)姓。
他们滥伐森林,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自信不疑的后果。
他们不得不维持千钧一发的经济平衡。
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最美,因为这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和生活艺术。
友情因无所求而深刻,不管彼此是平衡还是不平衡。
当我滑冰滑得正高兴时,不料身体失去平衡,重重地摔了一跤,痛得我好半天才爬起来。
袋鼠的大尾巴,使它在跳跃时也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走钢丝,最要紧的是保持身体的平衡。
暪去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已达到平衡。
破坏生态平衡,无异于杀鸡取卵,要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穿越每一个时空,它尽管创造了美和生命,却不一定在什么时候就会打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