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朝贡


朝贡的词语
朝贡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朝贡cháogòng

(1) 古代外国或藩属国的使臣来朝见君主,并敬献礼物

例诣阙朝贡英pay tribute to an imperial court

引证解释:

⒈ 古时谓藩属国或外国使臣入朝,贡献方物。

引《后汉书·乌桓传》:“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率众向化,诣闕朝贡,献奴婢牛马及弓虎豹貂皮。”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国朝承平日,外国朝贡,间数年必有之,史策但书某国贡方物而已。”

国语词典:

诸侯或属国定期朝拜天子,进献地方特产。

网络解释:

朝贡

朝贡(拉丁语:tributum),又称进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国里臣民献上礼物给君主,或藩属国也会向宗主国献上礼物。这些礼物称为贡品。朝贡是地方臣服于中央统治者,或者属国臣服于宗主国的表示。雍正皇帝认为:“凡臣服之邦皆隶版籍。”清末编纂的中小学校历史教科书中,周边的册封国家沦为欧美各国及日本的殖民地,或被纳入其版图的过程,并非作为世界史,而是作为“中国(本国)史”的一部分被描写的。孙文等人认为,较之帝国主义的挟武力胁迫屈服、建立殖民地,宗藩关系不诉诸武力即可使对方诚服更显文明。有关中国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讨论也是对这一观点的沿袭。朝贡体系也称“宗藩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同为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古代历史当中。
朝贡释义
读音:zhāo,cháo[ cháo ]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读音:gòng

贡gòng(1)(名)贡品;古代臣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品。(2)(动)封建时代称选拔(人才);推荐给朝廷:~生。(3)姓。

朝贡造句

古代中国,在“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四夷朝贡关系体系中,四夷来朝是中华礼乐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没有专门的对外事务机构。

不仅西方列强和日本不断欺负她,就连已经灯尽油干的清王朝也不甘心放弃同朝鲜的朝贡关系,对其进行“干预”。

中越朝贡关系的近代转变是中越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论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会司掌颁内札萨克王公们的俸禄、朝贡、燕飧、赏赉等事。

倭拏舟载其方物戎器,出没海道而窥伺我,得间则张其器而恣肆侵扰;不得其间则陈其方物假称朝贡。

清代中朝之间建立了稳固的宗藩关系,朝鲜使团进行的朝贡贸易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他们还是沉浸在朝贡体系的窠臼里,完全就是一副天朝上国的态度,只认日本的国王,日本人袭扰江浙沿海,朝廷只会派出使者去训示日本的国王。

帝舜列举各州的土产,筹划四方辐辏的朝贡贸易,也就是在构想古代中国最早的天下体系。

像郑和下西洋这段,我们建立了体制,实际上一种叫朝贡贸易体制,就是鼓励四夷来中国进贡,我们厚往薄来,而不在乎其中的经济利益。

中暹贸易主要分为两种形式朝贡贸易与民间贸易。


上一词语:斲礲
下一词语:庭园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