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露珠下滴。
引《后汉书·仲长统传》:“垂露成幃,张霄成幄。”
⒉ 比喻佛法普施。
引南朝梁萧统《开善寺法会》诗:“尘根久未洗,希霑垂露光。”
⒊ 指垂露书。
引北周庾信《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垂露悬针,书恩不尽。”
唐杜甫《观薛稷少保书画壁》诗:“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篆法﹞有‘垂露’者,亦喜所创,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皆出新意。”
清王继香《<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拾零星之剩语,泻垂露於赫蹏。秋泪渍乎行间,春魂回夫掔底。”
一种书法的形体。为汉代曹喜所创,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笔势自上而下,若垂而复缩,点缀如轻露,皆出新意。
垂chuí(1)(动)耷拉下来:~柳。(2)(动)留传:人民英雄永~不朽。(3)(副)将、将要:~老。(4)(名)敬辞;用于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念。
露读音:lòu,lù[ lù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2.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4. 滋润:覆露万民。
5.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