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钱xīqián
(1) 〈方〉利息
英interest⒈ 有息贷款。
引《史记·孟尝君列传》:“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於薛。”
唐杜牧《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某有屋三十间,去元和末,酬偿息钱,为他人有,因此移去。”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军士当部送者,受牒即行,往反常不下十日。道路之费,非取息钱不办。”
⒉ 利息与本金。
引《史记·孟尝君列传》:“﹝冯驩﹞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
放债所得到的利息钱。
息xī(1)(名)呼吸时进出的气:晕~|气~。(2)(名)消息。(3)(动)停止;安息;屏息。(4)(动)休息。(5)(名)滋生;繁殖。(6)(名)利钱;利息。(7)(名)〈书〉指子女。(8)姓。
钱读音:qián钱qián(1)(名)铜钱:一个~|~串儿。(2)(名)货币:银~|一块~。(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6)(名)(Qián)姓。(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