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参见“探囊胠篋”。参见“探囊胠篋”。
引到袋中摸取。喻偷窃;剽窃。语出《庄子·胠箧》:“将为胠篋探囊发匱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全写则揭篋,傍采则探囊。”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诗书资破冢,法制困探囊。”
⒉ 喻事情轻而易举。
引唐杜牧《郡斋独酌》诗:“谓言大义小不义,取易卷席如探囊。”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桓帝》:“卖官之令行,则富者探囊而得。”
清姚鼐《戏赠宏夫兄》诗:“鬢华揽镜增霜雪,胸智探囊有甲兵。”
⒊ 解囊相助。
引宋苏轼《西新桥》诗:“探囊赖故侯,寳钱出金闺。”
取囊中的东西。
探tàn(1)(动)基本义: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2)(动)做侦察工作的人:~子。(3)(动)看望:~望|~病。(4)(动)向前伸出头或上体:~头~脑|~身。(5)(动)〈方〉过问:~询|~讨。
囊读音:náng,nāng[ náng ]1. 口袋:药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2. 〔囊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3. 像口袋的东西:胆囊。胶囊。囊肿。
抓这种小偷对我来说不过是探囊取物。
他做这件事很容易,犹如探囊取物。
只要我们準备妥当,要取得胜利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凭他的实力,若想在比赛中得名,应该是探囊取物的事。
一切都很顺利,有如探囊取物般。
你这么好的成绩,考大学肯定是探囊取物。
以他的能力要完成此事,如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
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又救下太后、少帝和陈留王的性命,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身不由己而在人之下乎?
在司法审判中,他能够在无数先例故事之中探囊取物般择其最宜于时者,画龙点睛,一语破的,令人折服。
奥运,再起烽烟;群雄逐鹿,鏖战正酣;看我健儿,身手不凡;斗智斗勇,临危不乱;摘金夺银,探囊取物;上上下下,举国同欢;加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