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缝絍”。亦作“缝衽”。泛指缝纫补缀之事。
引《宣和遗事》后集:“天眷十年……﹝宋钦宗﹞水火则隔门取给於监人,饮食毕,不许存火,洗濯缝衽,一一皆取於外。”
《剪灯新话·翠翠传》:“吾衣甚薄,乞持入付吾妹,令浣濯而缝紝之。”
清方苞《甲辰示道希兄弟》:“缝紝补缀,皆取办於工。”
清梁章鉅《退庵随笔·交际》:“缝絍补缀,皆取办於工。”
叶圣陶《穷愁》:“媪老而寡,为人缝衽以自活,一宽厚慈祥之妇人也。”
1. 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缝子。缝隙。裂缝。见缝插针。
2. 缝合的地方:天衣无缝。
纴读音:rèn纴rèn(名)织布帛的丝缕。(动)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