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头上的金属[.好工具]尖物。
⒈ 箭头上的金属尖物。
引《后汉书·西域传西夜》:“﹝西夜国﹞地生白草,有毒,国人煎以为药,傅箭鏃,所中即死。”
唐王建《射虎行》:“远立不敢污箭鏃,闻死还来分虎肉。”
清吴伟业《临江参军》诗:“日暮箭鏃尽,左右刀鋋集。”
箭头上装的尖锐或有倒钩的金属物。
箭jiàn(名)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
镞读音:zú镞zú(名)〈书〉箭头:~矢|矢~|箭~。
斯普里乌斯毫不注意的拔出来,好像拔出来的不是箭镞,而是一根毫毛。
盐源青铜器数目最多的就是兵器,占到了六成以上,诸多剑、刀、戈、镦、削、矛、箭镞、斧、盾牌饰、臂甲,琳琅满目。
点钢箭的锥形箭镞异常锋利,常用来对付身披软甲之人。
张南张弓如满月,只听弓弦一响,已嗖的发出一箭,瞬间追上了甄行,眼看着锋利的箭镞就要没入他的后心。
周围的群雄好奇地望去,只见方腊掌中之物竟是一支去掉了箭镞的箭矢,长约两尺有余,硬桃木的箭杆,五彩翢翎的箭羽,制作甚为精美。
箭镞过去用来作为猎食的武器。
说话间便把令箭传给他,又令他身后的三位参将前去库营领取百辆巨型弓弩,火药箭镞二百枝,竹制箭簇三千。
这次偷袭却是支利矢,所幸内里的金丝天蚕衣足够坚挺,紧紧裹住箭镞,虽然入肉,却并不太深。
黝黑中年校尉手中一张铁胎弓拉得宛如满月,三支三棱式的箭镞在阳光下散发着令人心寒的光芒。
天主教建筑的最直观的的特点就是,哥特式箭镞尖尖的屋顶,屋顶有一个带翅膀的女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