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我国古代的羌族和匈奴族,亦用以泛称我国古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引《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又庞参将羌胡兵七千餘人,与钧分道并北击零昌。”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今羌胡徵数,负贩记緡,其遗风歟!”
唐高适《蓟门行》:“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羌qiāng(1)(名)我国古代民族;东晋时曾建立后秦国(公元384…417)。(2)(名)羌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族。
胡读音:hú胡hú(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3)姓。(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6)(名)胡子:~须。
在董卓从西凉带去的部队中,除羌胡外,也有不少支胡,即月氏胡,这些月氏人可能是小月氏或卢水胡部落,也可能与贵霜移民有关。
陇右人,世居羌胡边,以其勇深得胡人之心,号之为"神威天将军"
却说刘协被左贤王部的骑兵追击,斜旁又窜出一羌胡支队伍,两相夹击之下,监视他的亲随突然抽出刀,为防止他被敌人生擒,欲要先杀了他,不禁沧然大笑。
小小羌胡竟敢逼迫天子,玉玺已经送到晋朝那里,你是得不到的。
秋,汉卫将军姜维寇雍州,依麹山筑二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质任,侵逼诸郡。
常年浸淫在羌胡文化圈里的董卓,绝对可以堪称一部真人版的酷刑百科全书。
这以北被称为“羌胡”所有,实际上是由匈奴、鲜卑羌等多种民族聚居或杂居。
练西方风俗,欲以羌胡为翼,断陇西所属,拓界厉兵。
我军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等他们在坚城之下师老兵疲,伤亡惨重,内部不和时抓住时机进攻,必可以少胜多,打败王国统帅的羌胡叛军。
东汉王朝打仗的部队往往都是战斗力较差的地方部队以及羌胡杂牌军,即使这样北匈奴仍然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