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钱法


钱法的词语
钱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钱.币制度。

引证解释:

⒈ 钱币制度。

引宋岳珂《桯史·机心不自觉》:“﹝秦檜﹞亟諭之曰:‘适得旨,欲变钱法,烦公依旧夹锡样铸一緡,将以进入,尽废见鏹不用。’”
清丁晏《书包倦翁安吴四种后》:“迄乎钞法行而钱法大坏。”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在五铢钱确定以前,铜钱轻重不一,私铸钱盛行,钱法很乱。”

网络解释:

钱法

钱法是中国古代关于金属铸币的法规,包括金属铸币的铸造、流通、收藏以及长短钱等方面的立法。古代钱法,虽然在实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弊病,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起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钱法释义
读音:qián

钱qián(1)(名)铜钱:一个~|~串儿。(2)(名)货币:银~|一块~。(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6)(名)(Qián)姓。(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

读音:fǎ

法fǎ(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2)(名)方法、方式:写~。(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5)姓。(6)(动)效法:~后王。


上一词语:钱价
下一词语:空档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