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筴祝”。古代祭祀或求神时,以简册祝告鬼神。
引《周礼·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辞……六曰筴祝。”
郑玄注:“筴祝,远罪疾也。”
《史记·齐太公世家》:“明日, 武王立于社,羣公奉明水, 卫康叔封布采席, 师尚父牵牲, 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紂之罪。”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一》:“尊(王尊 )杀白马,祠水神,亲执圭璧,使巫筴祝。”
明李贽《鬼神论》:“《金縢》策祝,同符新室。”
策cè(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4)(名)计谋;办法:上~|献~。(5)(名)姓。(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
祝读音:zhù祝zhù(1)(动)表示良好的愿望:~词|~告|~捷|~寿|~颂|~愿。(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