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参见“鲁鱼亥豕”。
引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高楼红粉,仍定鲁鱼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蠧。”
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望气成龙虎,披文辩鲁鱼。”
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唐开成石刻十二经》:“原刻残闕,为后人修改补輟,以至鲁鱼莫辨。”
鲁lǔ(1)(形)迟钝;笨:愚~|~钝。(2)(形)莽撞;粗野:粗~|~莽。鲁lǔ(1)周朝国名;在山东曲阜一带。(2)山东的别称。(3)(Lǔ)姓。
鱼读音:yú鱼(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2)(Y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