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引《<书>序》:“讨论坟典。”
《隶释·汉太尉刘宽碑》:“幼与同好鐫坟典於第庐。”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先生既穷观坟典,又兼综奇祕。”
《新唐书·薛元超传》:“惟殿下罢驰射之劳,留情坟典,岂不美歟!”
宋苏轼《求婚启》:“稟粹德门,教成家庙。 中郎坟典之付,岂在他人?”
章炳麟《再与刘光汉书》:“自顷輈张,退息坟典,匈怀相契,独有黄生。”
三坟五典。泛指古籍。
坟fén(名)坟墓;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墓|~地|~头。
典读音:diǎn典diǎn(1)本义:(名)典范性书籍:(名)典范性书籍(2)(名)标准;法则:~范。(3)(名)典故:用~。(4)(名)典礼:盛~。(5)(动)旧时用土地、房屋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人借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