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庆吊”。庆贺与吊慰。亦指喜事与丧事。见“庆弔”。
引《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齐王,俯而庆,仰而弔, 齐王曰:‘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后汉书·王充传》:“﹝王充﹞乃闭门潜思,絶庆弔之礼,户牗墙壁各置刀笔。”
唐陆龟蒙《甫里先生传》:“不置车马,不务庆吊。”
清昭槤《啸亭杂录·王府属下》:“然犹许岁时庆弔,趋謁如制。”
老舍《四世同堂》一:“长孙终日在外教书,晚上还要预备功课与改卷子,那么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便差不多都由长孙媳妇一手操持了。”
贺喜与吊丧。
庆qìng(1)(动)庆祝;庆贺:~寿|~丰收|~功大会。(2)(名)值得庆祝的周年纪念日:国~|校~。(3)姓。
吊读音:diào吊diào(1)本义:(动)悼念死者或慰问其家人、团体。(2)(动)悬挂:~起来。(3)(动)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把篮子~下来。(4)(量)钱币单位;一吊等于一千文。
张宏杰形容曾国藩不比海瑞,他不是“自虐狂”,在曾国藩为官的终身,对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都十分的尊重,庆吊往来,礼数周到。
昔日由于盘康石在“惯窃”的路上屡教不改,他唯一的亲人姐姐、姐夫和他断绝了往来,几十年庆吊不通。
家里长辈逢年过节给晚辈红包、亲朋之间有庆吊之事送红包、礼金,都是正常的。
敦孝弟,笃宗族,予职业,务勤俭,崇德行,摈匪类,行庆吊,恤患难,守训言,严劝惩。
遇到婚丧,庆吊只是虚文,果腹倒是实在。
他说原来吉凶庆吊,由屏而幛,由寿文寿诗,最后只有“音容宛在”四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