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猴戏。参见“猴戏”。
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耍猴儿》:“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儼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
吴祖光《闯江湖》第四幕:“忽然远处有人大声发问:‘这是干什么?耍猴儿啊?’”
⒉ 比喻戏弄、捉弄人。
例如:别拿我耍猴啦,我干这个实在不在行。
耍shuǎ(1)(动〈方〉玩;玩耍:让孩子到院子里~去。(2)(动)玩弄;戏弄:~花枪|~猴儿。(3)(动)施展;表现出来(多含贬义):~毛杆|~态度。(4)姓。
猴读音:hóu猴hóu(1)(名)(~儿)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形状略像人;身上有毛;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动灵活;好群居;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以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为食物;通称猴子。(2)(形)〈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这孩子多~啊!(3)(动)〈方〉像猴似的蹲着:他~在台阶上嗑瓜子儿。
耍猴儿的靠驯猴子、拉着猴子街头表演而挣钱维持生活的人。
下周新墙漆会耍猴,新地毯也会换好。
“耍猴儿”非遗,何去何从。
那时,常有变戏法儿的、耍猴儿的、演木偶戏等艺人在这里演出,给当时文化娱乐生活贫乏的平民百姓带来很多欢乐。
天津蛾子不知愁,洗澡来到大酒楼。忽见满桌的大肥肉啊,她悔教丈夫去耍猴。
这么多年来,猴子已养成了习惯,看到耍猴人在吃饭,没有自己的分儿,就会发怒,往饭锅里扔石头、撒沙子。
别跟睡觉有怨,别跟快乐别扭;别跟幸福卯劲,别跟环境作对;别跟健康逞能,别跟朋友耍猴;别跟老板顶牛,别跟爱人耍赖;别跟过去较真,别收着祝福不笑,别看着短信不回,周末到了,祝你快乐哟!
唐僧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耍猴的。
耍猴的时代即将结束,被猴耍的时代即将开始。
别跟睡觉有怨,别跟快乐别扭;别跟幸福卯劲,别跟环境作对;别跟健康逞能,别跟朋友耍猴;别跟老板顶牛,别跟爱人决绝;别跟过去较真,这样幸福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