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虎。虎身毛纹如雕画,故名。
引《后汉书·张衡传》:“执雕虎而试象兮,阽焦原而跟止。”
李贤注:“彫虎,有文也。”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夫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
《旧唐书·郑畋传》:“雕虎啸以风生,应龙驤而云起。”
⒉ 彫虎:即虎。以身有斑纹,似雕画而成,故称。
引汉张衡《思玄赋》:“执彫虎而试象兮,阽焦原而跟趾。”
唐李白《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雕diāo(1)(名)猛禽类鸟:老~。(2)(动)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刻。
虎读音:hǔ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