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南威


南威的词语
南威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人名。春秋时晋国的美女。
2.形容南方气候的炎热。
3.橄榄的hAo86.别名。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南之威”。 春秋时晋国的美女。

引《战国策·魏策二》:“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其淑媛。”
晋葛洪《抱朴子·论仙》:“不可以无盐宿瘤之丑,而谓在昔无南威西施之美。”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女不答,但嗤嗤笑之以鼻,欵步而入,秋波流慧,娇媚可怜,窃意西子、南威,不是过也。”
后因泛指美人。 南朝陈后主《日出东南隅行》:“重轮上瑞暉,西北照南威。南威年二八,开牖敞重闈。”
宋徐铉《寄锺谟》诗:“假中西阁应无事,筵上南威幸有情。”

⒉ 谓南方极热的暑气。

引《文选·鲍照<苦热行>》:“赤阪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张铣注:“南方之威色。”
唐白居易《秋热》诗:“西江风候接南威,暑气常多秋气微。”

⒊ 橄榄的别名。

引明陶宗仪《辍耕录·事物异名》:“南威,橄欖也。”

国语词典:

人名。春秋时晋国的美女。晋文公得之,三日不上朝,遂推而远之。见《战国策.魏策二》。后用以代称美女。

网络解释:

南威 (汉语词汇)

1.谓南方极热的暑气。《文选·鲍照苦热行》:“赤阪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张铣 注:“南方之威色。” 唐 白居易 《秋热》诗:“ 西江 风候接南威,暑气常多秋气微。”2.橄榄的别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事物异名》:“南威,橄榄也。”
南威释义
读音:nán[ nán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读音:wēi

威wēi(名)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气魄:~风|~势。


上一词语:南斗
下一词语:南楼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