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发愣”。
⒉ 犹发呆。
引《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老婆子跪在一旁,看见老爷打人,早已吓昏的了,虽有吩咐下来,他却一句不曾听见,只是在地下发楞。”
茅盾《子夜》十四:“吴荪甫独自躺在沙发上,皱着眉头发楞。”
老舍《全家福》第一幕:“她有时候坐着发愣,眼泪在眼圈里转!”
⒊ 犹呆滞,不灵活。
引茅盾《路》一:“吟味着这知遇之感,脚步是快了,眼光有些发楞,下意识地把箱子再换一次手。”
因心神不贯注而眼睛呆视的样子。《文明小史.第三一回》:「知道他是个有才学的,不觉肃然起敬,连桂枝也发起楞来。」也作「发怔」。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楞读音:léng,lèng楞léng同“棱”(lénɡ)。
楞lèng同“愣”(lènɡ)。
疯狂的爵士音乐吹奏者吃惊发楞地盯着刮脸刀上的白斑。
苔丝从床上坐了起来,听了这个话,一半朦胧,一半清醒,在那儿直发楞。
她起先发楞,然后气恼,最后认输。
林肯气得脸发黑,他掐住阿姆斯特朗的喉咙,径直把他从地上提起像对付一块破布一样打击他,然后把他用力扔了出去,使得阿姆斯特朗倒在那里直发楞。
然而,这是不一样的。他们有更多的钱越多,发楞他们的感觉。
冯云卿不作声,依然瞪着眼睛在那里发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