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旧时于秋季处决犯人。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宿不任凌籍,遂以自承。招成报上,无不称吴公之神,铁案如山, 宿遂延颈以待秋决矣。”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适过菜市口,值秋决,刑人于市,阻不得进。”
《清史稿·世祖纪二》:“﹝十年六月﹞癸卯,復秋决朝审例。”
古时各省死罪人犯,皆于秋季由刑部覆核定罪,在秋后处决,故称为「秋决」。
秋qiū(1)(名)秋季:深~|~风|~雨。(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5)(名)姓。
决读音:jué决jué(1)(动)决定:表~|判~|犹豫不~|一~雌雄。(2)(副)一定(用在否定词前面):~不退缩|~无异言。(3)(动)决定最后胜败:~赛|~战。(4)(动)执行死刑:枪~|处~。决jué(动)决口: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