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事shěngshì
(1) 减少事务;精简手续
例这样一改就省事多了英save trouble, simplify matters(2) 不费事;便利
例吃方便食品省事英easy省事xǐngshì
(1) 视事,今称“办公”
英handle official business work⒈ 视事;处理政务。
引《后汉书·桓焉传》:“焉復入授经禁中,因讌见,建言宜引三公、尚书入省事,帝从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正封籙诺之。自叹曰:‘人言我憒憒,后人当思此憒憒。’”
⒉ 懂事;明白事理。
引唐韩愈《与崔群书》:“自省事已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
《红楼梦》第五一回:“那袭人是个省事的。”
《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一把鼻涕一把泪,数落女儿不听话,不省事。”
⒊ 减少事务。引申为方便,不费事。
引《淮南子·泰族训》:“省事之本,在於节用。”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不如且将刺客周光放回楚军,令他回报楚王,使他早早退兵,免得二国干戈,多少省事。”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况且他是黄老爷叫的人,干我什么事呢?我情愿出钱,岂不省事呢?”
曹禺《雷雨》第四幕:“要是太太愿意做主,不叫我见老爷,多麻烦。那就大家都省事了。”
⒋ 办事吏职名称。
引《宋书·孔琳之传》:“尚书令省事倪宗又牵威仪手力击臣下人。”
《南史·王彧传》:“今既省録,令便居昔之録任,置省事及干僮,并依録格。”
《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康元年》:“秀(孙秀 )许诺,言於伦(司马伦 ), 伦纳焉,遂告通事令史张林及省事张衡等,使为内应。”
胡三省注:“省事,亦吏职也。”
⒌ 指台省之事。
引《新唐书·百官志一》:“左右僕射,各一人,从二品,掌统理六官,为令之贰,令闕则总省事,劾御史纠不当者。”
懂事,明白事理。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事读音:shì事shì(1)基本义:(~儿)(名)事情:(~儿)(名)事情(2)(~儿)(名)事故:出~。(3)(~儿)(名)职业;工作:找~儿。(4)(名)关系或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了。(5)(动)〈书〉侍奉:~父母。(6)(动)从事:大~宣扬。
原想这样做会省事一点,结果弄巧成拙,反而更麻烦。
他为了省事,买了一个面包当午餐。
萧规曹随固然省事,另辟蹊径却另有一番乐趣。
居委会办了小饭桌,孩子中午吃饭就省事多了。
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可得乎?曾国藩。
并官省事,静事意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
现在假装跟他合作,捉到飞鼠,想必那时他必定一点防备都没有,到时轻松一下,剑光所指,人头落地,何等省事。
其实,看球与读书都重在过程,进球集锦则恰似缩写本,简单省事,但真正的故事精彩远非梗概所能尽言。
参议中书省事,秩正四品,典左右司文牍,为六曹之管辖,军国重事咸预决焉。
对于我们来说,搁置当然是一个省事的办法,既然事情搁置了,我们也就不必为这件事情操心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