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俸禄;薪金。
引《宋史·赵禼传》:“朝廷欲官其任事之酋,鐫岁赐以为俸给。”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内臣王守忠请节度使俸给,諫官韩絳力言不可。”
《明史·食货志六》:“﹝洪武﹞二十八年,詔以官吏军士俸给弥广,量减诸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
叶圣陶《校长》:“现在叔雅家里颇优裕,微薄的俸给差不多皮裘的一根毛,增不了多少温暖。”
政府对公务人员的服务之报偿。
俸fèng(1)(名)俸禄;旧时称官吏的薪水。(2)(名)姓。
给读音:gěi,jǐ[ gěi ]1. 交付,送与:给以。给予。送给。献给。
2. 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给他一顿批评。
3. 替,为:给大家帮忙。
4. 被,表示遭受:房子给火烧掉了。
5. 把,将:请你随手给门送上。
豆腐也围绕着我国的语文,“豆腐西施”是说美貌的贫家女,“豆腐官”是廉洁的官,因为俸给微薄,只可以吃豆腐。
另依公务人员俸给法,依法停职人员,于停职期间,得发给半数本俸。
“饷”本意指军粮,引申为军人的俸给。
这里要说明的是,“禄”,原本是指古代官吏的俸给,也即薪水,后来引申开了,才将奖赏和赠予也一并算入。
另根据公务人员俸给法规定,依法停职人员,停职期间得发给半数本俸。
还有法律规定,联邦法官自动申请退休后仍然享有全部俸给权利。
吃空饷这一说法原来是从军队流传出来的,饷者,指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其中,依各机关组织法规所定编制内职务支领俸给文职人员的公务人员人数约人;而其他公务部门人力如公营事业等约人。
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给、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