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以防止舞弊。
引宋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封弥》:“《国史异纂》曰:‘ 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盖糊名考校,自唐始也。今贡举发解,皆用其事曰弥封。”
宋吴自牧《梦粱录·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所纳卷子,径发下弥封所封卷头,不要试官知士人姓名,恐其私取故也。却於每卷上打号头,三场共一号。”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外头只知道是明日出榜,其实场里今日早半天就拆弥封填起榜来了。”
将试卷封面的姓名、编号密封起来。
1. 满,遍:弥满。弥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弥望(满眼)。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
2. 补,合:弥补。弥缝。弥封。
3. 更加:弥坚。欲盖弥彰。
4. 水满的样子:弥漫。
5. 久,远:弥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弥亘(连绵不断)。
6. 姓。
封读音:fēng封fēng(1)(动)基本义:封闭;封起来:封闭;封起来(2)(动)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王|分~诸侯。(3)(~儿)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封套的东西:信~。
当日三教签押封神榜,你也在碧游宫,晓得弥封无影、死后见明。
考生的试卷经弥封、誊录、对读后,形成朱卷,考官对朱卷进行评阅。
考试结束后,工作人员正在弥封试卷。
考毕交卷之后,首页由弥封官折叠成筒,密封后加盖关防。
只要到银行外的自动提款机把弥封拆开然后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