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huàyuàn
(1) 旧时为朝廷服务的官方绘画机构。后以画法工整细致、严谨不苟称为画院派
(好工具.)英imperial art academy⒈ 古代供奉内廷的绘画机构。 五代时西蜀、南唐均设之, 宋徽宗时最著,画法以工细为特点。 元不设, 明复置, 清废。 元汤垕《古今画鉴·宋画》:“周怡者,画院人。
引宣和末,承应摹倣唐画,有可观。”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宋》:“宋碧云,景定间画院待詔,善人物花竹翎毛。”
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院画》:“宋画院众工,凡作一画,必先呈稾,然后上真。所画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种种臻妙。”
⒉ 以研究画法、进行创作、观察交流为主要活动的绘画机构。其成员多数为画家。
引《人民日报》1990.6.5:“由太原画院二十位画师创作的七十馀幅美术作品,最近在中央美院附中当代美术馆展出。”
例如:广东画院、 福州画院。
旧时朝廷所设的翰林图画院,招揽名画家,给以俸禄。五代时西蜀、南唐均有设,宋徽宗时最著称,以画法工细为特点,称为「画院派」。明代亦曾设置。
如:「广东画院」、「福州画院」。
画huà(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基本义):~画儿|~人像|~山水。(2)(名)(~儿)画成的艺术品:山水~|年~|风景~。(3)(形)用画儿装饰的:~屏|~栋雕梁。画huà(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线|~押。(2)(名)汉字的一笔称一画:笔~。
院读音:yuàn院yuàn(1)(名)(~子;~儿)房屋前后围起来的空地:场~|当~儿。(2)(名)某些机关和公共场所的名称:病~|产~|法~。(3)(名)指学院:国务~|敬老~。
有一次,赵佶要画院画家画孔雀开屏的屏障,画了几次他都不满意。
中国封建时代的画院是一种的宫廷绘画艺术机构。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大展,部分作品被澳洲中国美术馆、湖南画院等机构和海内外友人收藏。
此外,宋朝还设画院,将绘画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第一次通过考试选拔培养艺术人才。
院体画大多是由统治者规定绘画的样式,主宰画院的绘画风格。
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它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等职业画家的绘画。
分析宋代画院考试制度、课程设置、艺术主张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借古开今。
退休前供职于湖南省娄底地区文联,任文联名誉主席、美协主席、画院院长。
因此,我选择到公立美术学院和大茅舍画院进修。
油画《金色家园》获文化部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