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附子


附子的词语
附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植(.好工具)物名。多年生草本﹐株高三﹑四尺﹐茎作四棱﹐叶掌状﹐如艾。秋月开花﹐若僧鞋﹐俗称僧鞋菊。叶茎有毒﹐根尤剧﹐含乌头碱﹐性大热﹐味辛﹐可入药。对虚脱﹑水肿﹑霍乱等有疗效。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株高三、四尺,茎作四棱,叶掌状,如艾。秋月开花,若僧鞋,俗称僧鞋菊。叶茎有毒,根尤剧,含乌头碱,性大热,味辛,可入药。对虚脱、水肿、霍乱等有疗效。

引《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附子》:“其母名曰乌头。初种为乌头,像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开的是怎样的药方?附子、肉桂,外加牛膝。”

国语词典:

植物名。乌头科附子属,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块根,茎高一公尺余。叶质厚,掌状深裂达基部。秋日开花,萼五片,紫碧色,呈帽状;花瓣二片。因附乌头而生,因以得名。一般供观赏用。可入药,用时如未经炮制直接使用,会造成心脏痲痺、呼吸急促,甚至死亡。

词语翻译

英语monkshood (Aconitum carmichaelii)​德语Eisenhut-Knollen (S)​

网络解释:

附子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

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别名:草乌、盐乌头、鹅儿花、铁花、五毒,拉丁文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中国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功能主治: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附子释义
读音:fù

附fù(1)(动)附带:~设|~则|~寄照片一张|你给我再~上一笔;让他收到这封信就回信。(2)(动)靠近:~近|~在他的耳朵旁边低声说话。(3)(动)依从;依附:~议|~庸。

读音:zǐ

子zǐ(1)(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女|~孙|~婚|~侄|父~|独生~。(2)(名)人的通称:男~|女~。(3)(名)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诸~百家。(4)(名)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部|~书|经、史、~、集。(5)(代)古代指第二人称你:以~之矛;攻~之盾。(6)(名)(~儿)种子:瓜~儿|~实。(7)(名)(~儿)卵:鱼~|鸡~儿。(8)(形)幼小的;小的;嫩的:~猪|~城|~姜。(9)(动)(~儿)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枪~儿|棋~儿。(10)(名)(~儿)铜子儿;铜元:大~儿|小~儿|一个~儿。(11)(量)(~儿)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一~儿线|一~儿挂面。(12)姓。子zǐ(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子zǐ(名)地支的第一位。参看〔干支〕。子zi(1)名词后缀。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矮~|垫~|扣~|胖~|折~|坠~。(2)个别量词后缀:一下~|一伙~。

附子造句

在接触附子花几小时后,人可以在十分钟内死亡。

目的:研究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附子花在北半球各种气候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西附子花则生长在洛基山脉北部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及太平洋海岸附近区域。

结果:随着附子贮藏时间的延长,含水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总生物碱含量和粗多糖含量逐渐下降。

结论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均对心肌具有毒效作用。

附子与干姜的配伍,较好的反映了配伍七情的相对性。

结果:白附子趁鲜加工后草酸钙针晶含量降低。

附子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成分,本研究在研究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的同时,对其非生物碱类成分也进行了研究。

附子、肉桂复方对肾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从白附子片中提取出多糖,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初步研究。


上一词语:离附
下一词语:附荐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